阅读为翼,让思想轻灵飞扬——九中语文校本课程展示活动

发表时间:2013-03-27阅读次数:3159

322下午,青岛九中面向青岛市语文教师展示了九中校本课阶段性成果。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礼贤校本语文》中的外国文学经典篇目的阅读积累,在课堂上选择角度进行阅读中的整合与比较,收获颇丰。

青岛九中是岛城唯一一所外语特色的局属高中,每一位礼贤学子都可除了精学英语的基础上,选修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小语种,学生语言的学习兴趣颇高。为了不仅让学生掌握多国语言,更能掌握多国文学与文化,小语种老师和语文组老师共同挑选了这些语系下得经典篇目,编辑成册,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课后阅读,课上探讨,“跨学科”阅读应运而生。经过一学期的积累、积淀,学生对各国文学经典都有所涉猎,本学期,老师们在“少教多学”的教学原则下,让学生除却感知经典小说的魅力,涤荡心灵外,也系统掌握阅读方法,尤其是通过阅读与比较,使其有比较,有鉴别,有提升,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

本次活动展示中,九中高一集备组王燕、李颖、郭立新、毛茂、闫宁等青年教师在课前汇总学生阅读情况,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篇目,设计课堂内容,充分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引领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

毛茂老师的《欧·亨利式小说》一课,以必修文本《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入,拓展《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欧·亨利其他经典作品探究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和“含泪的微笑”两大方面;与王燕老师的《警察与赞美诗》立足一篇深入探讨,拓展欧·亨利其他作品,让学生感悟其作品独到之处的课堂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颖老师和郭立新老师则都选择了让学生印象深刻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与其他同类主题作品进行比较,二人风格不同,班级文化迥异,老师的课堂透过精彩的课本剧,结合文本探讨人物刻画的细腻之美;老师从《一碗清汤荞麦面》与《看不见的收藏》《最后的长春藤叶》作比较,体会人情之美、人性之美,更充分展示了日语班的学生特色,以学生用纯正的日语齐读其中的精彩语段,设置情景,感悟坚强乐观的日本国民精神。

老师则是汇总先前阅读的篇目,以《大世界·小人物》为题,让学生把握多篇经典作品人物的典型特征定义小人物、通过有感情朗读感悟小人物,通过不同篇目、不同人物的塑造了解大师创作小人物的意图,并通过续写结尾等方式,感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传递真善美“正能量”的真谛是不变的,学生在课堂上从阅读、写作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陶文和张宏梅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则更充分体现了一种师生智慧碰撞中的激情与灵动。

 

市级名师陶文老师,让学生任选喜欢的篇目,自找角度进行文本的剖析,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放异彩,并且通过相互的讨论、争辩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深度的思想交流。陶老师秉承了一贯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学生主动而热烈的探索,教师难点处轻巧的点拨,以及对文本、时代背景的深刻解读,不但展现出陶老师渊博的学识,更让课堂四两拨千斤,学生思路拓宽,思想较自我研读过程更有深度。

张宏梅老师《<伊豆的舞女><茵梦湖>的比较阅读》一课,是在高中学生对爱情懵懂憧憬的前提下,巧妙选择两篇相似题材的作品,学生自设11个话题的比较,课下分别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技巧等五大方面进行了研学。课上就这五类问题中共有7组同学发言,师生共同探讨,于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中,生成一节充满思考、充满智慧的语文课。课堂涉及内容的广度,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厚度,观课师生有目共睹。课后,老师们反响热烈,闫老师从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少教多学原则的角度做了课堂观察反馈。

陶文老师以《在整合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青岛九中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介绍》为题,做了精彩发言,全面介绍了九中设置校本课程的初衷,现阶段的成果,和校本阅读的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