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磨一节好课-------睿智就是数学到达的地方

发表时间:2014-04-30阅读次数:1291
 
      当下,很多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甚至对数学课望而生畏,原因何在?因为在现行的考试机制下,他们要面对来自考试成绩的巨大压力,同时也是因为在考试背景下,我们数学课的教学目标被简单的设置成“学会”。那么一节课下来,有多少同学真正学会了?所以,怎样让学生“学会”,是我们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把“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做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才是更以人为本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我们平时倾心尽力,仔细斟酌,集中大家智慧去构思打磨每一节课,也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一、打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促成学生的乐学。 “乐学”与否可能跟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关,不“乐学”可能是因为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或是因为学生不勤奋,不能吃苦;或是因为学生没有上进心等等。这些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在做课堂设计的时候,如果多考虑一点“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就会让那消极因素弱化。在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在某个点上稍加用心就自然而成了。
一个别具特色的引入,会立刻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张铮老师的这节课,在课前引入时用了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就只是这一分钟的开场,就改变了数学课的硬朗线条,变得温馨,诗意起来,也一下子引发了学生的注意力。
      别具一格的课堂语言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比如李文臣老师,课堂语言风趣幽默,经常对某一知识点编一些小的顺口溜,学生觉得很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帮助了学生简洁的记忆。
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课堂中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学习任务,而且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完成任务,他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听者,或是一个旁观者,他就会更主动的去进行学习活动。比如张铮老师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就设计好了那些题目由哪个层次的学生展示并及时给于评价,让每一层次的同学都能体会到自己解决了问题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也就自然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学案设计的力求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层次太高,容量太大,速度太快,那就只能领着前边一小部学生前进,其他学生因为无力应对而感受到挫折,失去兴趣。如果学案层次太低,那对于好学生就会感觉过于平淡,也会兴趣不高。就如庄老师所曾说过的:“一节课很流畅,所有学生都会,都对答如流,这样的课还需要老师讲吗?如果一节课中讲的问题没几个人会,还讲它做什么?”我们要做到设计教案时“心中时刻有学生”。就像蔡镇老师那样,他每每听我们的课,总会问“学生会怎么做?怎么想?会有什么问题?”他的课总是立足于学生,时刻关注学生,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学生都被关注着,都在不断向前发展着,没有人不愿意上数学课,甚至巴不得一天七节都上数学课。
     二、     精心打磨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设计合理的课堂中学会。
     争取最多的有效课堂时间。我们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把这有限的时间,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才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学会更多的东西。在学案设计时,我们就要有所取舍。这节课课本上的引例,我们在备课时也反复斟酌,用不用?如何用?用这个引例,第一,这个引例虽然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但他的背景却并不符合生活实际。第二,用这个引例,解决这个引例的问题要花费不少时间,第三,因为这个例子中的三点构造了直角三角形,所以学生用直角三角形就解决问题了,所以没能很好的贴合这节课的知识。所以,我们斟酌后,决定为了体现数学生活化,将这个引例加以改造让它更符合生活实际,不先花时间解决他的具体问题,只让他起到引的作用。这样就把课堂主要的有效时间留出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观察,思考,练习,总结。
      合理设置例题,练习。使得课堂主线清晰,每个环节之间衔接顺畅,过渡自然,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思想能力的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以这节课为例,张铮老师没有遵循课本,做例1,完成课后3,4题再做例2.而是例1之后选作了,课后题中的一道,又加了一道变式题。这样使得课堂上练的题目不重复,相同的知识,可能有不同的视点,适当提升的高度,使得例题有代表性,练习题着眼于例题,又高于例题,(庄老师的建议),这样才能给学生思维提升的空间。例1后设计了追问“如何求弦长”,这样使得例1,例2从求弦长到用弦长过渡更自然,是两道题,但又是同一主线下来的,这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又不至于使学生感到跳跃性大。如果做完例1的练习直接过渡到例2,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是不能轻松的解决的,不能动手去做,只是看别人做,就削弱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效果,使学生产生困难的感觉。“学不会”就会“不乐学”。所以要让学生学会,我们就要在打磨教学过程时,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减轻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我们的课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打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渗透,教会学生“会学”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会学”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观察分析。之所以很多题目学生做过了,没几天又不会了,是因为他当时就没真正会,而是老师告诉他的他记住了,过了两天忘了,所以“又”不会了。比如这节课的例1,目的是通过这一道题,让学生学会两种解法,并能比较选择两种解法。但是很多学生在用其中一种方法解决了之后,对另外的方法不以为然,学生往往想的是只要我解决了问题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去深化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张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两种解法,并且引导学生思考“该选择哪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刚才经历的解决例1两问的过程去寻找答案让结论自然生成,还有这节课的例2 ,老师设置一个弦长为8的变式题,就是让学生去发现“斜率不存在的问题”,去思考原因,去解决。老师这种用心的设计是在引领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他才能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案的设置上,老师在例题后都设置了总结环节,而且都是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去总结,这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一道题目的解答,归纳这一类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老师通过课堂设置在告诉学生怎么样才能学会学习,而不是总说“大家要善于举一反三”,一个不着痕迹的引领,一个实践,胜过空话百遍。
      用心做好课堂预设,灵活处理课堂生成。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准备一节课,那我们每每经历一次对一节课的认真打磨也会让我们受益终生。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承载着学生生命的发展,“因为学生,为了学生”,我们会用我们的睿智,合我们集体之力,去打磨能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