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认识,青岛九中领导班子确立了以课程研发中心作为平台,大力推进青岛九中课程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为了落实此项工作,2018年1月26日,青岛九中课程研发中心成立大会在明德楼405会议室胜利召开。与会的课程研发专家,有高一高二家委会的家长代表,有来自友好大学的专家教授,有九中全体教研组长,还有来自后勤的老师们----,课程研发团队的构成体现了深度挖掘课程资源的思想,这正如青岛九中校长马志平所指出的:“只有深度开发课程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要。”“只有开发出种类繁多,而又质量俱佳的学校课程,才能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校长马志平和党委副书记侯芸亲临会议,课程处副主任于晓彬主持了会议。

会议伊始,课程处白长青主任首先介绍了成立研发中心的背景和必要性,并就成立研发中心的目的、机构运作及人员分工、近期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布置。白主任指出,成立课程研发中心是国家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是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全面发展,文理兼通,外语见长”的平台和载体,是所有九中人的职责和义务。课程研发中心应该秉承“团结,传承,创新”的发展理念,承担起自己的光荣使命,倾力打造和完善青岛九中课程体系,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随后,语文组教研组长陶文老师发言指出,九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享有“学在九中,院士摇篮”的美誉;青岛九中教师充满了作为九中教师神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现代学校课程建设应多样化、特色化,一门好课会让学生受益一生;新课程环境下每位教师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逻辑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能力、学会创新,并内化为综合素质,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做人。陶老师倡导九中所有教师,响应校领导的号召,携手奋力拼搏,使学校课程研发工作更加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中国石油大学高平发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也有利于家校结合和多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中国石油大学将会和九中一起探索在数学、物理、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类领域的大学先修课,助力青岛九中的课程建设。山东科技大学王秀花教授非常认同九中的教学传统和文化氛围,她本人对青岛历史,尤其是对青岛九中创始人卫礼贤也有很深的研究,她代表山东科技大学表示,愿意为青岛九中在学校课程、教学、科研和课题研发等领域提高资源。

最后,马志平校长进行总结发言,鼓励教师们充满自信地积极投身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工作。马校长指出,课程竞争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围绕九中“全面发展、文理兼通、外语见长”的办学特色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外语课程支撑力度,并在学科竞赛、科技、创客教学领域有所突破。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所有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都是课程。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每位教师都应为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多彩的活动和适合的教育。
各教研组组长表示,将会按照课程研发工作进度做好学校课程的开发编写工作,合力完成青岛九中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撰稿:李飞燕、冯雪
供稿:课程与教师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