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教学处副主任郭清鹏和郑珺老师共赴上海参加了同济大学一年一度的“苗圃计划”中学校长研讨会暨“苗圃试点中学”教师培训会。这是青岛九中与同济大学正式签订“苗圃计划”协议之后展开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的主旨在于与来自全国十余个省份、实施同济大学“苗圃计划”的29所重点高中的校长及优秀教师,共同探讨“苗圃计划”的实施策略,总结之前先进的经验,为之后的合作共商发展之策。
10月11日上午9时大会开幕式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雷星晖副校长向各位解读“苗圃计划”2.0版本,希望促进中学与大学的更好结合,并强调“苗圃计划”与高考精神相吻合。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今年新增十个本科专业,其中七个专业与“新工科”相关,其中智能建造专业是全国唯一获批开设的专业。也恰好包含在青岛九中与同济对接的学院专业中。
开幕式上,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招办主任)黄一如做了题为“‘以本为本’构建‘一流本科’育人体系”的主题报告,重点解读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精神理念。黄院长重点阐述了同济大学升华内涵式发展的思路,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在“以本为本”,将本科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
在开幕式上进行精彩发言的还有上海中学的冯志刚校长,上海曹杨二中的王洋校长。他们分别就“大中合作”的实践与思考和“苗圃计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给与会的校长和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
11日下午,郭清鹏主任作为代表参加了“苗圃计划”中学校长研讨会,并做了发言。各中学校长分组讨论,结合各自学校的实情发表见解。郑珺老师参与了“苗圃试点中学”教师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以“新工业革命呼唤新工科”为主题,来自全国20余所重点高中的教师以各校苗圃工作思路特色进行交流讨论,对选苗育苗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如何有效地推动、改进“苗圃计划”工作献言建策。
10月12日郭清鹏主任和郑珺老师来到了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交通运输学院和中德工程学院,参加“中学教师合作学院交流会”。交流过程中交通运输学院的凌建明院长介绍了同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历史,详细介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实验室、科研项目、学生就业等情况。随后赵鸿铎副院长介绍“苗圃计划”发展情况,结合目前学生发展情况,探讨与中学的衔接问题,其中包括“苗圃计划”的选拔条件及后续培养。随后各学校教师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就如何推进苗圃计划,展开深入探讨具体措施。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院长冯晓和中德工程学院副书记谭晓赟热情地接待了远道而来的代表,双方深入探讨了“苗圃计划”的课程未来开展。特别强调要通过“苗圃计划”来加强同学们对大学及专业的深入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等。双方还就如何通过课程延伸至初中学段的问题:包括师资培训、实验室搭建、教材开发等内容进行探讨。
会后教师们分别参观了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内首个“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
苗圃计划是同济大学携手全国29所知名高中联手推出的,选拔出兴趣特长突出、富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高中生,并对其施行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的计划,“苗圃计划”将大学教育前移,教授进中学、实验室进中学,打破按部就班的教育惯例,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快速通道。青岛九中成为山东省第一所同济大学“苗圃计划”基地学校,是学校教学实力的体现,是学校一贯坚持的育人特色与同济精神的融合,也是造福学子的创新之举。本次研讨与培训相关内容,会在之后“苗圃计划”的开展中很快得到落实和体现,相信同济大学与九中的合作培养,会结出累累硕果。
撰稿人:郑珺
供稿处室:教学与信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