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从特色走向内涵——青岛九中校长马志平谈学校发展新定位

发表时间:2018-10-31阅读次数:2252

1900年礼贤书院创办至今,青岛九中已走过了118个春秋。伴随着2017年新校区的启用,这所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百年老校又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校长马志平告诉记者,在118年的文化传承中,九中保留了许多优秀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在新时代、新环境、新形势下,九中迎来了新标准、新挑战、新定位,学校将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争创四个一流,不仅是办学条件上的一流,还有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办学特色上的一流。


一流的办学条件需要一流的管理相匹配

校址:

从市北区上海路25亩的老城一隅,到西海岸新区龙斗山下260余亩的新校,恢弘典雅的欧式建筑群让以外语特色闻名遐迩的青岛九中更富有国际化气息。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要求设计建造的五所外迁高中,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现代化的育人环境让素质教育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不过与此同时,当这些高中变身为寄宿制学校,管理上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管理:

在今年寒假后的开学典礼上,马志平在向老师和学生致辞时坦诚地指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流的办学条件不等于一流的管理水平,不等于一流的教学质量,不等于一流的学生素养。我们目前的短板是常规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提升的空间是每一个同学自觉意识的增强和自控能力的提升,都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到行有规,思无疆”2000多名学生住宿,从宿舍管理、食堂管理,到晚自习管理、手机管理,无一不考验管理的智慧和精细化水平。就以手机管理为例,九中在广泛征集家长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了三步走的管理策略,让学生逐步告别手机依赖。管理的过程也成为教育的契机,《让守规矩成为一种习惯》《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从开学典礼的校长致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管理水平由他律提升到了自律

体系:

与此同时,学校的组织管理构架也在重塑。课程研发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艺术教育中心……10个工作平台的搭建让管理工作更有重点。

“三梯队”“三层次培养名优教师队伍

教师:

一流的教育质量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在青岛九中180名专任教师中,有省特级教师3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1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市级教学能手32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60人,可谓名师荟萃。为了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扩容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打造更多的优势学科,学校成立了特级教师工作室以及校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实施三梯队”“三层次教师培养方案,其中三梯队分为35岁以下、3545岁、45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三层次则分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这三个发展水平。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发展目标是不同的,这样的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好地满足教师的成长进阶需求。马志平说。

课程:

课程竞争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九中围绕全面发展、文理兼通、外语见长的办学特色,建构起九类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在九中,智慧课堂的建设为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去年以来,九中全面推进PAD教学,丰富的学科资源、便捷的师生互动、智能化错题本的建立……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发展:

“见贤思齐,这是九中的校训,也承载着九中的品格。为了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九中在省内外确立了多所对标学校,上门取经、取长补短。向二中学习其开放思想、课程建设,向五十八中学习其常规管理、落实执行,向上海金山中学学习其校园文化建设、新高考改革,向绍兴一中学习其文化传承,向湖南师大附中学习其竞赛辅导机制……在谦逊务实中,九中的教育质量与社会声誉更上一层楼,从近两年学生高考升学情况便可窥一斑。

重点打造外语+科技”“外语+艺术

文化:

“九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所沉稳大气的学校,不做急功近利的事,不做表面文章。平日里,马志平经常用这样的话与干部教师共勉。就在采访当日,九中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会,主题是探索关于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路径,而主持人正是马志平。学校党委副书记侯芸告诉记者,九中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分为六大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专门的主持人,这个主持人要带领大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特色:

此次关于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讨论,是长久萦绕在马志平校长心头的一个问题。1989年,九中被命名为青岛外语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已形成了外语教育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的外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在青岛处于领先地位,英语是学校的优势学科,每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较多,学校也成为多所外国语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逐渐成为学生的通用能力,外语作为专业的吸引力和现实需求有所降低,再加上更多学子有条件出国深造,高校逐渐取消了小语种保送,多种因素造成国内外语特色教育影响力的下降。

传承:

“学校的特色建设应该本着传承和创新的理念开展,在外语教育的基础上,丰富特色的内涵,突出特色课程的建构。马志平说,为满足社会对学生多方面才能的需要,学校将着力搭建起外语+”的特色教育平台,打造新的学校名片和品牌。他表示,近一段时期,九中将重点打造外语+科技教育和外语+艺术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特长、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

内涵:

在专题会上,不同学科教师针对外语+”的特色内涵发展各抒己见,一些可行性方案逐渐清晰。在外语教育方面,学校探索依托大学资源,引入《通用学术英语》等大学先修课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探索创新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探索中德教育合作项目。在科技教育方面,探索构建以创客、编程、STEAM课程为主的课程群,引入国外英文类原版STEAM课程教材。在艺术教育方面,可以将外语与戏剧、美术等相结合,成立艺术教育中心,开设外语戏剧表演选修课和社团,推动国外友好学校及艺术团体来校交流。

    马志平说,外语+”特色需要经过三到六年的时间创建,这种特色不是服务于少数学生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