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九中“落实十个一”行动∣匠心贯"同""济"往开来——2019同济大学"MINT"未来实验室实践课程圆满收官

发表时间:2019-07-22阅读次数:2915

 

以核心素养为视角,以科创实验为导向,为期六天的2019同济大学"MINT"未来实验室实践课程圆满结束。7月19日上午,闭营式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举行,同济大学本科生院中小学合作办学主任王群、人文学院副院长朱崇志、中德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谭晓赟、青岛第九中学党委书记侯芸出席本次闭营式。

青岛九中(同济大学苗圃基地学校)72名优秀学子与同济大学、青岛九中学校领导共济一堂,共享硕果。回顾这六天里与同济相遇的繁华礼赞,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的精彩,同济大家的"匠心情怀"与科研精神,无不启发着学生对未来人生的"科创脑洞"。“我能感受到每位学生的眼中求知与创造的热情,”同济大学领导教授们点评道,“我相信科学的精彩,不仅在同济的校园,也将在中学生的你们身上大放异彩。”

 

"嫁接可能"首尝鲜

"文学即'人学',所谓'知人论世'便是如此。"作为本次课程的压轴"大咖",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朱崇志诚挚地欢迎同学们的到来。朱院长以《红楼梦》中"宝玉摔玉"片段及对水浒传的精彩解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引导学生解析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价值认同。"这是我第一次'心理学'版宝玉摔玉,心理学和古典文学'嫁接'了两个不可能有交集的学科,"青岛九中的一位同学说道,"原来他内心也住了一颗孤独的灵魂!"

在此次同济大学“MINT未来实验室”实验课程班中,尚有许多"首次"皆被同学们尝鲜。工业4.0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首次对中学生开放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首次对学员开放系列实验课程,学员首次接触并学习汉诺塔、约瑟夫环等问题"教授+课题"的指导方式让学员与研究生"学长""学姐"们同台实验。

"同大精神"深扎根

在聆听过人文大家之言后,同济大学为即将回归故乡的同学们准备了一场隆重的闭营仪式,并向优秀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党委书记侯芸在致辞中,对同济大学师生周到、热情的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一周时间并不长,但是相信同济大学老师们孜孜以求的态度和严谨专注科学的追求,会同学们产生深远的影响。"侯书记说到,"这种精神,对青岛九中而言,是与同济的再续前缘!"

"希望此行,同学们可以继续践行礼贤精神,践行同济精神!"同济大学本科生院中小学合作办学主任王群在致辞勉励同学们之时,也详细介绍苗圃计划 ,对同学未来报考同济大学有帮助的内容提出了建议。"'面圃计划'倡导的是一种过程性研究学习,希望同学在这几天的学习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触摸过自己的科研梦想。"

"优苗圃满"礼贤行

青岛九中2017级"苗圃计划"的同学也带着他们精心准备的课题成果来到了同济,接受行业"大咖"的悉心指导,科学整合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2017级“苗圃”学生在进同济大学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将课题带入同济大学,在同济大学专家、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力求将课题继续完善。在苗圃学生课题研究进程中,中德工程学院的黄治钟老师、刘晋飞老师和朱瀛老师悉心指导,耐心点拨,帮学生解决课题中的问题,提供工具材料到3D打印等全方位的支持,苗圃学生的课题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

同时,青岛九中2018级礼贤学子们也在积极准备参与"苗圃计划"之中,青岛九中一位男生兴奋地说道"我一定会积极争取,努力学习,期待下次我能带着自己的作品再见同济!"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智能品质,个体的科学创造力在17岁时趋于定型。"'苗圃计划'正是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利用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助力学生的创新素养'发育'好,顺利对接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青岛九中教学处副主任郭清鹏介绍说道。

"深耕未来"人为本

在为期6天的"同济之行"中,同学们不仅以兴趣引导为目标,扎根高校科研一线,汲取科技创新发展之养分,同时,也以核心素养与人格养成培养为目标,感受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碰撞精彩,徜徉在人文、艺术的海洋里遨游四方。据悉,在结业仪式结束后,同学们特别受邀参观艺仓美术馆,亲临感受了一番"天野喜孝插画展"的视觉盛宴。

同时,为了更加丰富学生们的科学实践体验感,此行还特别安排同学们赶赴"网红"科学馆——上海科技馆进行了体验参访,"真是太过瘾了!"同学们在科技馆内不时惊呼道,"好像和宇宙一起穿越了一样!"

一座同济大学,风云百年,成为影响世界的力量;一所礼贤中学,即临双甲,积淀厚重琴岛的记忆,从青岛到上海,六昼五夜,724公里,以兴趣本真为起点,以核心素养为兼程,同济大学敞开"怀抱",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为教育奉献。青岛九中刘同学在研学日志中写道:"同济大学我,不仅是遥遥的一个大学梦,还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撰稿:郭清鹏

供稿:教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