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礼” | 青苗满圃育栋梁,苗圃学子结硕果

发表时间:2019-10-24阅读次数:1348

“苗圃计划”从播种选苗再到育苗成苗,用时一年的时间,终于开花结果。21日下午,青岛九中2018级“苗圃计划”结题答辩会在学校金桂楼B02举行,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院长冯晓、书记谭晓赟、教授靳文瑞,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叶玉玲教授、苗圃秘书尹瑜琴一行五人在同大教育研究院总裁蓝健的陪同下莅临青岛九中(同济苗圃基地)参与2017级“苗圃计划”创新项目的最终结题答辩会。



“苗圃计划”实施以来,青岛九中与同济大学积极协作,携手打造了“青岛九中-同济大学”多方位合作的联合育人模式。在整个选苗育苗过程中,同济大学共组织8批专家走进青岛九中,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帮助越来愈多的同学找到自己的志趣方向,并为之努力学习和进取。“苗圃计划”各项工作组织有序,开展顺利,学期任务成功达成,学生家长关注度和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结题会由九中教学处副主任郭清鹏主持,马志平校长首先致辞,对同济大学专家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在过去一年里,同济大学专家教授们对九中苗圃基地建设和学生培养的大力支持,并希望所有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从“小苗”真正成长为一棵为国家服务的大树


24名学员共分9组同学分别通过PPT展示所选课题研究,向六位评委当场演示研究成果,并接受专家的提问。靳文瑞教授向学生们询问到创新产品的实用性和投入生产成本;谭晓赟书记建议同学们建立项目前要实地考察并做广泛的调研,这样才能更贴近实际情况进行产品创新;叶玉玲教授对学员们的创新点提出更为细致的问题,学员们也通过手中的成果样品进行演示;九中特级教师官福荣表扬了各位同学们的创造思维,针对产品材质进行提问。


答辩结束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谭晓赟书记首先祝贺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付出了很多心血,也体会到同学们在通过苗圃项目完成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思考到了一些自己看到的问题,学习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平日里学不到的技能,希望“苗圃计划”的研究过程能给同学们在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带来良好的帮助,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必将有所收获。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院长对苗圃学员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充分表扬了“苗圃学生”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克服学业压力不畏艰难,完成项目研究的精神,并期待在同济大学与同学们再次相见。

通过苗圃计划,礼贤学子得以提前接触到大学部分课程的内容,获得大学教授一对一的指导,并在假期进入大学开展项目研究。苗圃计划极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专业兴趣,使同学们受益匪浅。青岛九中将坚持不忘初心,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工作做扎实,贯通大学与中学的资源,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拔尖人才,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郭清鹏

                                           处室:教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