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十个一”:在希望的田野上 ——高二级部组织海水稻研究性学习活动

发表时间:2020-10-06阅读次数:1336


恰逢十一国庆和中秋双节,我校高二年级六个班级两百多位学子集体参观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这里进行了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一早同学们就怀着好奇心,来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海水稻青岛团队所创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同学们知道了海水稻又称高寒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还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据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处处长吴占勇介绍,今年是该团队首次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做水稻种植实验,通过对水稻耐盐()、耐寒、耐旱试验等方法,筛选和培育耐寒耐旱水稻品种,培育高原寒地“海水稻”,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青海农业现代化转型,打造“盐碱地改良+海水稻种植+数字化农业”的新模式,为格尔木乃至青藏高原地区、柴达木盆地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优质稻种。



在现场同学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平整,部分戈壁滩已变成了一块块整齐划一的水田,经过30多天的温室培育,秧苗已经都成熟挂满了果实棵棵水稻被果实压弯了腰,再有20几天就可以收割。据工作人员讲解为保证苗的根部不受伤害,目前试种采用了人工插秧、机械插秧相结合的方式,每株秧苗间距和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以保证秧苗的分蘖期、拔节期、授粉期能够起到更好的光合作用。海水稻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在山东、浙江等多个省份已建立9个区域试验种植基地,覆盖示范种植面积近两万亩。


民以食为天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有着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不再让全国十三亿人口挨饿。从他身上,同学们看到了中国梦的精髓,一种坚韧不拔的气魄和勇于奉献与探究的精神,正是这些凝聚了太多汗水和希望的中国梦,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充满了希望与自豪。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祖国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美好,昂首矗立于天地之间,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建一个绿色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国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撰稿:高二9  高俊杰

供稿:课程与教师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