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课堂——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与青岛大学团队联动

发表时间:2023-06-26阅读次数:759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共享”,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够同时持有、共同享用、一起传承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6月24日,经韩金辰老师组织,青岛大学图书馆“小海豚”古韵遗艺探寻传承团队来到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正式开启了“小海豚”团队非遗活动传承的第一站。

 

“小海豚”团队以“非遗”文化与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学习、交流与传播为主题,给我们带来了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享——活字印刷术、水拓画。

 

在非遗介绍与非遗实践体验中,“小海豚”团队与同学们一起感悟非遗的魅力。活动开始前,“小海豚”团队讲解了活字印刷的发展历程和制作方法,随后进行了示范。同学们耐心十足,认真尝试拓印,将墨汁倒于墨盘中,用刷子和滚轮蘸取墨汁,在字模和边框上墨。然后铺纸,一次定位,再用刷子在纸上顺次点按,待纸张泛出均匀墨迹,揭开宣纸,一张张活字印刷品展现在大家面前。

 

 

 

同学们对水拓画也跃跃欲试。水拓画是现代人们新近提出的,它是在唐代人所谓的“墨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法,也是挑战性最强的一种,它的可塑性非常之大。同学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令人欣喜的对美的敏感与把控能力在画液中作画,在一印一揭中体会到“开盲盒”的惊喜,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满满。

 

 

 

 

在最后的抽奖环节中,“小海豚”古韵遗艺探寻传承团队为同学们准备了小礼品以及明信片,明信片上青岛大学学子的寄语触动人心,字字句句皆是美好祝愿。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能只说空话。依托青岛大学图书馆非遗研究基地优势(青岛大学民间工艺美学馆获批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青岛大学图书馆代表团队----“小海豚”支教团以非遗文化与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交流传播为使命,与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的学生们相互学习,收获了一次与非遗的深度认识。

 

 

非遗需要每个人担起文脉传承的重担,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非遗文化在我们的命脉中扎根,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历久弥新。

 

撰稿:韩明镜

审核:李犇、华蕾

供稿:艺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