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染于柿——青岛九中学子探寻非遗技艺柿染研学活动

发表时间:2023-08-23阅读次数:364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有人说,东西文化的区别在于:同样需要给一件物品上色,西方人更喜欢化学提取物,而中国人更喜欢植物染色,从最原始的草木中获取最淳朴的色彩。

 

柿染就是一种特殊的草木染,阳光微风和温度都是它的座上宾。说它特殊,是因为草木染工艺大多是将布料浸泡在溶液中进行染色,而柿染却有所不同,经柿染的布料在晾晒到太阳下后才开始被染成茶色并逐渐加深,因此,柿染又被称作“太阳之染”。

 

 

关于柿漆最早的资料是源于唐代《云仙杂记》中记载的那句:“笼桶衫柿油巾,皆蜀人奉养之粗者”。取法自然,以织物为载体,四季为色,让色素在水中沉淀,随着阳光晒暖而着色固定。二十几遍重复的手工染制,每一件都是人与自然的巧妙应和。

 

近日,青岛九中艺术组教研组长韩明镜老师带领热爱非遗艺术的学生们赴青岛市崂山区齐家染工坊进行学实践活动。在与柿染的深度接触中,学生们了解了柿染这一植物染的染色原理、工艺流程和植物染的意义。

 

   

学生们还认识了另一种植物染技艺——薯莨染。薯莨为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块茎,外紫黑色,内为棕红色,煮汁染丝绢为薯莨绸,又名“香云纱”,被誉为纺织界的“软黄金”。工坊“千里运河泥”,便是为了染出效果最好的香云纱。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让学生们深受感动。

 

  

本次的研学基地是一家省内少有的柿染工坊,工坊坐落于崂山山脉。面对蚊虫叮咬、大棚内高温、柿子发酵气味难闻等恶劣条件,学生们依旧捧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愿意与柿染结识,与一项非遗技艺结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人”。手艺人们传承的不只是非遗,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文化认知与部分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问题。青少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正如青岛大学“小海豚”古韵遗艺探寻传承团队负责人对学生们讲的,“传播即传承,你们都可以是非遗传承人。”

 


    青少年责任在肩,礼贤学子正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撰稿:韩明镜

审核:李、华蕾

供稿:艺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