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周值周校长刘心畅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5-03-18阅读次数:310


人生格言:

知行合一,润物无声。

 

教师寄语:

志存高远,行则必至。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进行国旗下演讲。首先,请允许我对上周工作进行要点回顾:

3月10日至12日,我校高三学子以昂扬斗志迎来青岛市一模考试。考场内外井然有序,考生专注从容应战,教师全程暖心护航。这场高质量模拟既是对百日冲刺的精准检验,更为决胜高考迈出坚实一步!

3月12日上午,“与爱同行,共聚微光”——青岛九中“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礼贤志愿服务节”爱心义卖活动在院士广场成功举办。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以善意守护成长,用勇气捍卫尊严”。

校园,是我们汲取知识的沃土,更是滋养心灵的港湾。然而,欺凌就像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不仅会打破校园的和谐,更会在他人的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那些刺耳的嘲笑、冷漠的孤立,甚至暴力的伤害,会让受害者陷入无助与恐惧,让旁观者失去安全感,更让欺凌者在迷失中背离成长的初心。同学们,欺凌没有“赢家”,它伤害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为老师,我想告诉每一位同学:你的每一份善意,都是照亮他人的光芒。当有人被恶意中伤时,一句坚定的“停下”,一个支持的眼神,一次及时的求助,都能成为抵御欺凌的力量。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彼此守护的同行者。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老师永远愿意倾听你的困惑;而当你看到他人身处困境,也请勇敢地伸出双手——因为正义需要行动,温暖需要传递。  

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学会尊重差异。每个人的性格、爱好、背景或许不同,但这正是校园多彩的底色。用包容代替偏见,用理解融化隔阂。  

2.坚守原则底线。不参与欺凌,不传播谣言,不因“玩笑”逾越他人尊严的边界。  

3.做温暖的“大多数”。一个人的勇气或许微小,但集体的善意终能汇聚成星河。  

同学们,校园最美的风景,是操场上奔跑的笑脸,是教室里专注的目光,是困境中互相扶持的双手。让我们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胸怀,共同筑起拒绝欺凌的防线。请记住:你的尊重,能让脆弱者勇敢;你的正义,能让阴霾消散;你的选择,正在定义这个校园的温度。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阳光、善意与希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撰稿:刘心畅

一审:冯雪

二审:葛奕彤

三审:马良

供稿:行政服务中心、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