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评价”这“四新”背景催生的“新教学”浪潮中,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成为重要方向。艺术组臧晓萍老师积极响应,依据国家课程开展校本化实践。她从学生视角出发,站在课程设计的高位,引领美术学习从浅层迈向深度,积极探索大单元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旨在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中西雕塑艺术》大单元教学活动中,臧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以中西方雕塑艺术知识为基础,围绕“三星堆”青铜器艺术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等方式,助力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在教学中,臧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兴趣来明确《中西雕塑艺术》大单元活动的主题,将“三星堆”青铜艺术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通过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实践法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鉴赏和实践活动。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常围绕大概念、大任务、大观念与大问题展开设计。本课程借助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互交织的方式,划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进度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愉悦心灵体验,同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实践,以塑造优秀的学习成果。
本次教学进程共划分为三个阶段,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雕塑艺术相关知识,提升其艺术创作能力。第一阶段以鉴赏中西雕塑艺术为核心,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中西方雕塑艺术的理论知识。课堂实践环节安排为“三星堆”青铜纹样平面创意设计,要求学生将古典传统纹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进行独立创作。第二阶段,为学生提供雪弗板、绘画颜料、毛笔和板刷等工具材料,指导学生运用拓印的方式开展实验探索,制作青铜纹样作品。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体验浅浮雕所形成的特殊凹凸纹理变化效果。第三阶段,安排学生在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进行自学,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需运用轻黏土、直尺等综合材料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艺术作品。
臧晓萍老师的美术创意课堂始终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特长。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众多学生凭借出色的美术才能考入高等艺术院校:12级汪昱含考入北京电影学院,14级蔡雨辰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5级于洋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5级李纬璐考入中央戏剧学院,16级张一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0级江梓宁、张怡然、李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1级邢展硕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这些成果表明,学校开设的美术兴趣小组以及校本课程《美术与艺考》,在培养学生进入高等艺术院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撰稿:臧晓萍
一审:薛晓晗
二审:陈颖慧
三审:常发友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