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礼贤丨青岛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推进实践

发表时间:2022-10-26阅读次数:702


为改进课堂学习,推动教学模式向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转型,形成“自发生长性”的学校合作文化,青岛九中物理组聚焦“课堂模式进阶化探索”“教研模式体系化构建”两大板块,在1019日于B02教室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物理教研组组长高丽娟老师主持,校务委员朱培波及全体物理组教师参加。

首先赵丽老师带来《1.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展示课,赵丽老师以大单元概念设计为理念、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学习全过程,注重情境的创设,以如何测量乒乓球的大小,再到如何测量一粒小米的大小,引到如何测量一个分子的大小,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导向明确,很好的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构建出物理模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任务驱动、任务引领。从任务一:如何测量物体的大小,过渡到任务二:如何测量油酸分子的大小,教学过程主线清晰。

1.赵丽老师课堂

紧接着,马明杰老师带来《摩擦力》一课,马老师注重了教学模式五环节:情境创设-模型建构-实验探究-实践应用-评价反馈,在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时,他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现象有哪些?滑动摩擦力的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串,由情景提出问题,从问题中思考解决方法,最后结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并加以实践应用,加强了课堂评价。

3马明杰老师课堂

 

2.听课领导老师

课后对赵丽老师的《1.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一课,刘乐孝老师评价到:本节课属于物理实验课,教学环节完善,问题逻辑清晰,重视问题导学与学生动手探究,教学评价多维将实验注意事项以配图的形式在总结实验步骤时直接呈现,学生一目了然

5刘乐孝老师评课

对于马明杰老师摩擦力》一课,王荫振老师评价到:老师本节课从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层面出发,既有以课本出发的实验探究内容设置,又结合学生实际来设计个性化课程,通过直观的作用效果来观察滑动摩擦力的课程设计贴合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所举的例子,和学生生活贴近,又能够深入分析,做到物理分析和生活应用两不误。此外,在实验的部分,学生能够对实验的步骤和设计有比较好的理解,能够比较完善地完成实验探究任务,得出实验结论,这些都是本节课成功设计的体现。

7王荫振老师评课

物理教研组组长高丽娟老师从两节新授课课型的教学模式等角度分别对两位老师做出点评。

9高丽娟老师评课

校务委员朱培波评价到:物理教研组的研讨氛围传统上一直特别好,回顾九中物理组发展历程,我们应继承好的习惯,比如在马明杰老师的导学案上,我们看到了对不同学生在课堂检测上的分层设置,有“达标检测”部分,有“分层提升”部分。比如赵丽老师在这节实验课中,对难点的分解,在问题的设计上严谨的逻辑思维,都是值得肯定的!

8朱培波副校长评课

对于每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物理组老师们总是能在课前齐心协力集体备课,在课堂设计上有不同意见或看法时,能大胆提出问题,并激烈讨论互相发表个人观点,互相成就。在课后,老师们又会第一时间进行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提出新问题。在这种浓厚教研氛围下,最受益的莫过于青年教师,总是能在一次次聆听中学习经验,开辟新思路,不断提升自我,为礼贤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摄影、撰稿:孙宝全

审核:白长青、盖文佳

供稿:课程与课题研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