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 德才并重——向青岛九中的老师们致敬

发表时间:2010-08-15阅读次数:2655

作者:王泽亮,2000届高三(5)班毕业生,青岛九中2000届学生会主席,现外交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工作。

1994年成为青岛九中的一名初中生直到今天,我始终以母校为荣,不仅因为九中有百年的光辉校史,一流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

如果说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阶段,那中学便是这一过程的基础。对于很多九中的同学来说,这个基础打得很牢。因为身边的老师便是我们求知、明理、立志的最好楷模。他们为师做事的众多闪亮之处,都深深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指引着我们踏出校门后的人生道路。

榜样首先应是可亲可敬的,而九中师生关系融洽是有口皆碑的。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能和我们打成一片。在课堂上,他们是良师,循循善诱,答疑解惑;在生活中,他们是益友,事事关心,无微不至。我们曾为老师讲课时不时迸发出的幽默火花一起开怀大笑,曾在自习后的球场上与老师挥汗拼抢,曾在校运会上与老师一起为同学加油,直到把嗓子喊哑…...记得有一次班主任来家访,看到他满面春风地坐在椅子上与父母交谈,我忽然觉得他仿佛是家里的一名长辈,想到平日里他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便有一股暖意在心中荡漾。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我们的整个中学时光就像秋天校园里的银杏树,一片金黄。

九中的老师又是爱岗敬业、不辞辛劳的,所以九中才能保持这样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记得高中时经常埋怨老师让我们做太多的试卷,但后来才知道,老师们不仅自己要做,还要为讲解试题而精心备课。老师们兢兢业业,承担着高负荷的工作,因此每送完一届高三,鬓边就要增添数茎白发。真希望我们当时就明白这些道理,学习上能再多主动一些,平日里少惹点麻烦,兴许能让老师少费些心血。园丁辛勤耕作,必然换来满园桃李芳菲。一位位优秀的老师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把九中的优良传统、校风和学风也带到了他们新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九中一向是德育、智育兼顾,老师们也是言传、身教并举,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也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其中让我印象最深、至今仍受益不尽的是“提前十分钟”的校规。记得在校时,无论是上学还是集会,学校总要求我们比规定时间提前十分钟到,而且老师来得总比我们早。当时很不理解,但迫于校规严格,执法老师铁面无私,我们也就乖乖听话,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现在看来,这实在是笔不小的财富。因为凡事早一分则多一分从容,迟一分则添一分被动。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在工作单位,我都能切身体会到这个习惯带来的好处。

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德”在“才”之前。智商有可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起点,而情商却决定着他事业的终点;只有厚德才能载物,不会做人更枉谈做事。这就是德与才的关系。我们感谢老师们传授我们知识,更感谢他们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对于学生来讲,老师就是一层天,他们形象高大,知识渊博,始终是我们高山仰止的对象。九中的校训是“见贤思齐”,我们会永远记住可爱可敬的老师们,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都向他们看齐。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想对老师们再道一声:“老师,辛苦了!”